学习一门乐器在孩子塑造整个人生性格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。
在选择乐器作为音乐教育的启蒙时,父母首先要做到尊重孩子的兴趣,
其次考虑的是对于乐器的选择。
01
在罗胖(罗振宇)和钢琴家孔庆东老师交谈中,
孔老师说,孩子学音乐,最好的起步其实并非钢琴,而是打击乐。
并提出:在启蒙阶段,音乐的节奏感比旋律感更重要。
固化思维认为,孩子学乐器的初期,培养音准是非常重要的,
实际上,音准可以通过不断的听取和锻炼来获得。
在打击乐学习过程中,能使孩子更容易建立对音乐的兴趣和信心。
02
或许有人会认为,培养起兴趣和自信,
再来学钢琴就没问题了,
但罗胖和孔庆东老师进一步分析:这时候应该去学吉他。
为什么呢?原因是学吉他有两个好处:
第一,是学习的过程中会不自觉创作属于自己的音乐;
第二,吉他不仅可以作为个人学习技能,更能架起团队的协作交流的重要桥梁学习吉他时,孩子有冲动和小伙伴去组织一个乐队,如此便能从中学会协作、沟通、分享和交流。
03
音乐教育,既塑造一个人内在的修养,又能让人建立外在的自我。
而乐器的选择则尤为重要,内外兼修,内外协调,
通过和他人的互动,培养更好的气质。
而学习载体--教材的选择,则显得更为关键
音乐窝所研发编创的教材:
新:每年保持最新的曲目
简:所有歌曲重新编曲,简单上手
系:成体系化,配合教辅一起教学
教学体系
我们不提倡“赢在起跑线”,我们只想点燃孩子兴趣的小火苗,让每个孩子在音乐这条道路,能够走地更扎实、长更远。
毕竟艺术,是陪伴孩子一生的挚友。